博友,是当年在扬州晚报博客网玩的文友之间最亲切的称呼。你的真名或许没人记得住,而不因时光荏苒,岁月流金,许多许多场合,若干人在场,只要一提起彼此网名,立马双方会抚掌大笑:“哈,是你啊!”随即,紧紧握手,一股暖流流淌,经年未见的相识终于谋面,看见了格外亲,说不完的知心话,聊的都是博客过往。
扬州晚报博客网,简称晚博。以文会友,友不分天南海北。扬州各市区县,方阵一个不缺。泰州,南京,上海,西安等外地的大有人在,藏龙卧虎。共为博客,客难辨男女老少。虚拟空间,各有园子,熟悉而陌生,其实,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来过,看过,踩过,有缘千里来相会。文字的魅力,在于恒久,在于深刻,在于记忆的长河里闪闪发光。
晚博节多。线上交流,固然“大宝天天见”。线下联谊,从来“登高一呼,山鸣谷应;举目四望,海阔天空。”利用空闲,找个借口,举办个节,远比过年过节热热闹闹。菊花节,荷花节,枇杷节,瘦西湖,茱萸湾,引得游客纷纷驻足瞩目,羡慕嫉妒恨。诗歌会,诗词朗诵会,新书发布会,横幅,戗牌,锦旗,琳琅满目,精彩纷呈,数风流人物,还看晚博“遍地英雄下夕烟”。
晚博亲多。夫妇、两代、姐妹、弟兄、师生、同事博客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“自在自为”张庆,“快乐放飞”王芳是两口子,“乐在其中”张琪,是他们的亲姐姐。“玉荷清风”夫人名在前,老公名靠后。“江花红火”许国江、费红夫妇,网名充满诗情画意。“七步斋主”刘存南,“天香阁主”丁素珍,八十多岁伉俪,各人博客各做主,还有位法官女儿“羞怩眼”刘爱武,如影随形。
晚博大咖多。考古、园林、烹饪专家“退翁”朱江,扬州艺术馆长“晓色云开”梁明院,江都日报编辑“一木”栾碧军,著名词作家陆华军,江都区诗协主席“春水如蓝”邵鹤亭,广陵区作协主席“青燕”刘伟红,著名诗人“小南”崔小南,高邮作协主席周荣池,宝应杂志编辑“蓝月亮”王艳丽,等等,都在晚博主过沉浮,留过足迹。
在晚博历练过,就是非同一般。“微笑的草”张粉英,佳作迭出,美文频发,半月谈《品读》《北京青年报》《北京晚报》《扬子晚报》《中外文摘》等数十家报刊杂志“风景独好”。“晴川”陈恩才,成为诸多报刊特约评论员,几乎天天发稿,特牛。博客网没了,微信还在朋友圈,博客友谊地久天长。“惜颜”池梦舒,“听风”徐菁十多年来已是好得密不可分的闺蜜。
一众老博,相互走动,裹粽子,包饺子,轮流做东,隔月集体吃早茶,谈天说地,不亦乐乎。
“元元”吕洪峰,“老马识途”马娅,“印石”李昌先等发起资助身残志坚江都宜陵博友“心语”周青的义举,坚持了很多年。博客养成的码字习惯没有丢,仅在“拾味扬州”平台投稿刊发过文章的就有“海不扬波”陈建新,“未央风”魏晓峰,“沉默是金”练伟芹,“补丁妈妈”丁晓燕,“随风飘飘”包正红,“扬州小兔子”刘红,“山中夫人”罗大平,“雪地鸿爪”张鸿,“方虾子”方世岳,“颜颜”罗凤燕,“白云也是浮云”陈秀珍,“广陵渔夫”徐林,“常青藤”柏涛,“谷金”钱国金,“龚平”赵国平,“已蝶”赵绮华,“愚牛舞”孙凯歌,“恬妞妞”田凤梅,“紫嫣”顾银华,“向翔”万长正,“小蚕”李敏,“江北川”徐润群,郑天良等,实在蔚为壮观。
博友,盛开在扬州若干人心中温馨的花朵,为什么这样红?网络让你我相遇,时代牵大家有缘。